你的位置:主页 > 椎管狭窄 > 椎管狭窄的症状表现 >

椎管狭窄的症状特征

来源:Betway足球 点击:168次 发布时间:2013-03-12 16:46
  导语:椎管狭窄是指各种形式的椎管、神经根管以及椎间孔的狭窄,多见于40岁以后中老年人,一般属于隐形慢性的病情发作,并且发病率呈现递增趋势。颈椎管狭窄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,包括疼痛、软弱及肢体痉挛,某些患者在颈后伸时可出现突然的、短暂的电击样休克感向下扩散。椎管狭窄的主要症状如下:
  
  
  1、一般概况 :发育性腰椎椎管狭窄症虽多属胎源性,但真正发病年龄大多在中年以后。而主要因退变所致者年龄要大于前者10~15岁左右,因此,多见于老年。本病男性多于女性,可能与男性劳动强度和腰部负荷较大有关。其发病隐渐,常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出现症状。
  
  2、主要症状 :如前所述,本病主要症状为腰骶部疼痛及间歇性跛行。腰骶部疼痛常涉及两侧,站立、行走时加重,卧床、坐位时减轻。主诉腿痛者比椎间盘突出症者明显为少。症状产生原因除椎管狭窄外,大多因合并椎间盘膨出或侧隐窝狭窄而致。
  
  3、侧隐窝型(根管)狭窄症的临床表现: 与椎管狭窄症者相似,侧隐窝狭窄的病例亦多于中年以后发病,男多于女。其症状亦随年龄增长、退变加剧而加重。男性之所以多见,主要因男性侧隐窝狭而深,神经周围保留间隙小,增生较重而易出现症状。
  
  归纳以上症状,即为前述的间歇性跛行、主诉多而阳性体征少以及伸腰受限三大临床特征。>>>>如果想了解更多详情,请点在在线医生免费咨询。
  
  患者多有较久的腰腿痛史。腿痛常较椎管狭窄及腰椎间盘突出症者为重;检查时大多数病例无阳性体征,少数有脊柱生理弯曲消失或侧凸,但不如前者及椎间盘突出症者重,脊柱后伸可诱发或加重肢体的麻痛,但神经根已麻痹者可无。感觉障碍有无及其程度视狭窄轻重而不同,重者可出现受损神经支配区感觉、运动障碍,反射减弱或消失。
  
  1、椎管狭窄症的诊断。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前述的三大临床症状特点,尤应注意长期的腰骶部痛、两侧性腿不适、马尾神经性间歇性跛行、静止时体检多无阳性发现等,为本病特征。凡中年以上患者具有以上特征者,均应疑及本症而需做进一步检查,包括:
  
  (1)X线平片:在发育性或混合性椎管狭窄者,主要表现为椎管矢状径小,椎板、关节突及椎弓根异常肥厚,两侧小关节移向中线,椎板间隙窄;退变者有明显的骨增生。
  
  在侧位片上可测量椎管矢状径,14mm以下者示椎管狭窄,14~16mm者为相对狭窄,在附加因素下可出现症状。也可用椎管与椎体的比值来判定是否狭窄。
  
  (2)CT、CTM及MRI检查:CT检查可显示椎管及根管断面形态,但不易了解狭窄全貌;CTM除可了解骨性结构外,尚可明确硬膜囊受压情况,目前应用较多。此外,MRI检查更可显示腰椎椎管的全貌,目前大多数骨科医师已将其作为常规进行检查。
  
  2、侧隐窝狭窄症的诊断。凡具有腰痛、腿痛、间歇性跛行及伴有根性症状者,均应疑有侧隐窝狭窄症,并做进一步检查:
  
  (1)X线平片:于X线平片上可有椎板间隙狭窄,小关节增生,椎弓根上切迹矢状径变短,大多小于5mm,在3mm以下者,即属侧隐窝狭窄症。此外,上关节突冠状部内缘内聚亦提示可能有侧隐窝狭窄性改变。
  
  (2)CT、CTM及MR检查:CT检查能显示椎管的断面形状,因而能诊断有无侧隐窝狭窄及有无神经根受压;CTM检查显示得更为清楚。MR检查可显示三维影像,可同时确定椎间盘退变的程度、有无突出(或脱出)及其与硬膜囊、脊神经根之间的关系等。
  
  温馨提示:患有椎管狭窄的患者,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骨科医院进行诊断,避免延误病情,耽搁诊断,错过的治疗时间,医生提醒,椎管狭窄一定要做到早发现,早治疗。合肥和平创伤骨科医院针对腰椎管狭窄的治疗难点和发病机理,在治疗椎管狭窄上引进了“六联平衡复位”。具有疗效快、效果好、安全恢复快等优势。

 

在线服务

  • 医院环境